新形势下的私募基金发展之道—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秘书长贾红波在第三届中国(宁波)私募投资基金峰会上的讲话

中国基金业协会   2016-09-10 本文章1223阅读
近年来,私募基金行业蓬勃发展,行业影响力、社会认知度不断提升。截至2016年8月底,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17085家,已备案正在运行的私募基金39704只,认缴规模8.03万亿元、实缴规模6.43万亿元,从业人员28.2万人。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挑战,私募基金行业如何积极应对,自律管理机构如何做好自律管理、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借今天会议的机会,我讲三点意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私募基金行业的新形势
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起步晚,长期处于“野蛮生长”状态。最近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私募基金行业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私募基金行业的商业模式、业务规则等逐步成熟,私募机构的内部管理、人才培养等机制逐步完善,行业监管、自律规则等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如果说过去是私募基金行业的1.0时代的话,现在的私募基金行业已进入了2.0时代,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新阶段。行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私募基金行业初具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行业地位初步确立。私募基金历来是投融资双方对接最直接、最灵活、最有效的方式。对融资者而言,私募基金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对于数量众多的初创期、中小微、创新创业企业,私募基金已成为这些中小微企业获取直接融资支持的主要渠道,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支持了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培育了经济增长新动能,为推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国家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对投资者而言,私募基金以其自身优势为各类合格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资产管理市场的品种,优化了资产管理行业生态。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私募基金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纷纷探讨通过引导基金、产业基金等方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这必将对私募基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私募基金已逐步被社会各界所熟知和认可,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社会各界面前,行业地位初步确立。
第二,私募基金行业告别“野蛮生长”,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近年来,在证监会的指导下,协会致力于搭建“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以诚实守信为基础,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符合私募基金发展规律”的自律管理规则体系。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自律规则,初步形成了由登记备案、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募集行为管理、基金合同、风险监控等构成的规则框架。协会未来会继续完善包括投资顾问、托管、外包、从业人员管理在内的自律管理规则体系。私募基金行业告别了粗放式“野蛮生长”的历史,逐步进入有据可依、有规可循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新时代。
第三,私募基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两极分化将逐步加剧。私募基金行业的集中度有所提升。在协会登记的机构中,从2015年1月到2016年8月,50-100亿元管理规模的私募数量从60家增长到160家,增长167%,而100亿元以上管理规模的私募数量从43家增长到了140家,增长233%。但同时相当数量的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很小,截至8月底,管理规模50亿以上的有300家,占比仅1.76%;1亿以下的有11618家,占比68%。在当前宏观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资产收益率下滑,“资产荒”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私募基金行业的竞争将逐步进入拼业绩、比实力、做品牌的良性竞争阶段,强者恒强的局面可能会进一步强化,行业巨头将会逐步显露。银行、信托、保险等机构资金越来越青睐私募机构,能够进入合作机构“白名单”的私募机构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FOF的发展以及地方引导基金的发展也会强化这一趋势。优质机构将会生存得更好,劣质机构将会被无情地淘汰。新进入的机构,如果没有很强的股东背景、专业优势或资金资源优势,生存将更加困难。
第四,私募基金行业的自律管理日益加强,行业的隐形门槛不断提高。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和产品备案仅仅是自律管理工作的第一步,绝不是“一备了之”。完成登记手续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应持续履行产品备案、按要求向投资者进行信息披露以及向协会报告更新季度、年度和重大事项信息等义务,并主动接受自律管理。此外,私募行业还有很多固有成本,形成了行业的事实门槛:一是募集成本,私募基金的固定管理费和业绩报酬有相当大的比重要分配给银行、券商、信托等渠道。二是运营成本,初步估算,一个小型私募证券基金的年度运营成本不少于400万元,随着人力、房租成本提升,这个数字也将不断增大。三是合规成本,随着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私募基金的合规成本也在增加。私募基金行业除上述各种成本外,成活下来的机构的长期生存率也不容乐观。以对冲基金为例,1975年全美前100名对冲基金,至今只剩下不到5家,长期生存率极低。
第五,私募基金行业发展中的问题不断暴露,行业秩序正在重塑。私募基金行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从事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有的兼营P2P、民间借贷、担保等非私募业务。既与其受托人职责相冲突,又可能对投资者利益造成侵害。这些问题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来损害的将是整个行业的生存基础。私募基金行业应当认真吸取P2P行业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们还应坚定发展的信心,私募基金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发展问题,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私募基金行业的体量在整个大的资产管理行业的占比还非常低,发展不足,空间很大。私募行业只有自我革命,实现由乱而治,走规范化发展的路子,才可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这才是整个行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所在。在重塑行业秩序的过程中,大家会有阵痛,会有个习惯和适应的过程。

二、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是私募基金行业生存的王道
我国私募基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就行业整体而言,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行业规范化水平亟待提高。在基金募集环节,不时出现变相公开募集,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宣传推介,投资者超过法定人数限制,利用资金认缴制或者通过收益权拆分销售等方式变相降低投资者门槛,夸大或虚假宣传,违规承诺保本保收益等。在投资环节,尽职调查敷衍了事,有的甚至伪造工作底稿。有的恶意哄抬价格,故意诋毁竞争对手等。有的投资决策草率,投资决策管理不规范等。在管理环节,不少机构内部管理和风控制度不健全,将自有财产与基金财产混同,违反合同约定列支费用;甚至挪用或侵占基金财产,向公司或特定关系人进行利益输送。投后管理不到位,流于形式,甚至是管理缺失。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个别私募基金从业人员甚至存在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行为。
二是风控能力和合规意识有待提升。有些机构缺乏足够的人才储备、资本金、经营场所等企业运营的基本条件,盲目扩展业务,重规模轻质量;有的脱离自身实际,过度使用杠杆,风险超出管控能力;有些机构甚至突破私募监管“三条底线”规定,乱搞非法集资等问题。
三是对投资者利益保护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有些机构没有尽到了解客户、揭示风险、评估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和进行适当性管理的义务,更不要说有拒绝到手业务的理性和担当;有些机构过于关注公司自身利益,不仅没有尽到风险警示义务,还鼓励客户从事高风险投资,最终导致客户损失和各类纠纷。
四是理性成熟的投资文化有待进一步培育。有些机构急功近利的心态比较突出,过于追求短期业绩,导致业绩巨幅波动,甚至有的私募机构奉行“先拿到业绩报酬再说”的“一锤子买卖”心态,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导致短期业绩成为长期业绩的反向指标。其实,时间是优秀基金的朋友,投资是长跑,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路遥知马力,通过较长时间才能检验出私募基金的真实水平,才能在投资者心目中建立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起步时间不长,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既要有清醒的认识,也不必过于紧张,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在发展中不断规范,在规范中不断发展,着力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归根结底,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投资者为什么选择私募基金?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甚至是较高的投资回报。只有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才能赢得信任,可以说,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始终是私募基金行业生存的王道。这里有三层含义:首先要给投资者带来回报;其次是这个回报要稳健;再次是稳健回报要可持续。我们正在积极推动FOF的发展,就是要发挥FOF平滑风险和收益的优势,降低单一投资的不确定性,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稳健而且可持续的回报。对于私募基金管理人来讲,要实现长期稳健的回报,需要努力践行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依法合规运作,绝对守住底线。合规风控是私募基金行业的生命线。依法合规运作是实现长期稳健回报的前提。我们出台了一些行业自律规则,比如《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既是行业“紧箍咒”,约束不规范行为,同时也是行业“护身符”,为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我们提出了“三条底线”,一是坚持诚信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二要坚守私募原则,不得变相公募;三要严格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坚持面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这是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限定了边界。对那些触碰行业底线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有的甚至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违法违规的机构,最终将被投资者和市场抛弃。
第二,聚焦投资主业,提升核心能力。通过专业化的组合投资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是私募基金行业的使命。私募行业应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做到“专业、专注”。就投资领域而言,应走专业化道路,做到精耕细作,不能贪多求全;不要以为什么都可以做,投资是一门技术活,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认清能力的边界是大智慧。去年上半年股市行情火爆的时候,很多登记为股权、创投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纷纷改行从事证券投资,盲目涉足不熟悉的领域,最后付出了高额学费和惨痛代价。就私募基金而言,核心是要提升投研能力,管理机构要构建好的投研制度体系,完善人员激励机制;投研人员要注重掌握扎实的方法论,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平和的心态。
第三,立足可持续稳步发展,避免规模冲动。规模是收益率的天敌,很多私募基金管理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规模冲动”,不切实际地急于扩大规模,不仅为自身持续发展埋下隐患,也可能会对客户的资产造成损失。其实,我们私募基金管理人要清醒地认识到,规模要与投研、合规、销售、运营等各项能力建设相匹配。私募基金管理人要扎扎实实做业绩,业绩是因,规模是果。没有业绩做支撑的规模都是“过眼云烟”。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坚实基础支撑的规模很可能是“昙花一现”。有了坚实的基础,规模增长才可能持续。私募基金管理人要有长远眼光,要深刻认识到,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实的发展,稳扎稳打才能健行致远。我们希望能够涌现一批能够保持定力,精益求精,“小而美”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第四,培育核心人才,倡导团队精神。所有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谈。对私募基金而言尤为重要,可以说私募基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因此,私募基金行业要注重吸引和培养人才,打造优秀团队,探索和运用好合伙人、股权激励等制度,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积极性。此外,私募基金行业已经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行业,已发展成为一个“集体项目”,犹如排球项目讲究集体力量,私募基金行业要发扬“中国女排精神”,学习女排姑娘们“一次一次的飞身鱼跃救球、一次一次带伤参加比赛”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要以这样的精神为投资者利益而拼搏。此外,我们希望行业要尊重对手、理性竞争,鼓励人才合理、有序流动,避免恶性竞争、互挖墙角。
第五,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打造百年老店。品牌是任何行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产品生产领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塑造品牌,比如同仁堂、青岛海尔等如雷贯耳;在金融服务领域,品牌更为重要,比如国际上私募基金往往通过专业的形象和服务水平向特定人群传递美誉度和信誉价值,通过媒体报道成功的投资案例和市场表现提高知名度,例如KKR通过1988-1989年310亿美元杠杆收购美国烟草和食品巨头RJR.Nabisco的成名之战成功塑造品牌,又比如金融行业的百年老店高盛,创立于1869年,最初只是一个家族企业,凭借其专业性、职业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塑造了卓越的企业形象和品牌,目前已成长为全世界最顶尖的投资银行。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要有这样的意识、勇气和担当,要把品牌和声誉看得比一切都重要。
第六,忠实履行责任,始终保持敬畏之心。私募基金管理人本质上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要坚持契约精神,坚守受托人义务,忠实地为持有人利益服务。要对客户资产有尊重和敬畏之心,忠实履行责任。私募基金对待客户资产,要有医生对待病人的“白衣天使之责”,比如,古希腊流传至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警诫人类职业道德的圣典,是向医学界发出的道德倡议书,这份倡议书的核心内涵是医生对病人、对社会的责任及医生行为规范等。管理人还应坚守“了解你的客户”原则,要充分了解客户的资金属性、期限、风险收益偏好等。基于自身发展战略、投资风格等对客户风险承担能力进行匹配,精准选择客户,做到“有所选择、有所区分、学会拒绝”,这既是对客户负责,也是对自身负责。我们中国人经常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私募基金管理人要有这种责任感,对客户如同对自己,对客户资产来不得半点马虎。
第七,根植于服务实体经济,努力发挥行业价值。私募基金的社会价值在于服务实体经济,在于为投资者带来价值回报。因此,私募基金管理人要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已任,以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回报为目标,尽可能实现投资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鼓励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早期投资的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坚决避免资金空转,蓄意催生泡沫。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线和宏观政策的着力点。私募基金行业要在国家大战略中找准定位,在资产管理行业大家庭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三、“扶优限劣”是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管理的主基调
私募基金不是“私人领域”,不是没有监管的“法外之地”。世界产业兴衰史告诉我们,任何行业的自由都是有限自由,任何行业生态的优化都是监管和自律管理的成果,可以说,没有监管和自律管理就没有行业的健康发展。下一步,协会将坚持问题导向,把“扶优限劣”作为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管理工作的主基调,秉承“服务、自律、创新”的宗旨,积极履行新《基金法》赋予的职责,凝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私募基金行业自律规范和创新发展,共同迎接私募基金行业2.0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第一,维护行业秩序,工作重心由事前登记、备案向事中事后的监控监测和自律管理转移,切实做到“宽进严管”。目前,私募基金的登记备案已走上常态化道路。今年,协会注销掉了1万多家机构,占登记机构比例超过38%,其中大部分为无资产管理规模的空壳机构。今后,对于登记后未达到展业要求的机构,协会将依据《公告》持续予以注销。我们的目标是使得前端的登记备案逐步顺畅起来;登记备案后,严格执行自律管理规定,比如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合同指引,能够让机构与投资者之间有效沟通,最大程度减少信息不对称,这是我们事中自律要完成的;事后自律,就是当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后,要严格实行自律处罚,把“害群之马”剔除行业,坚决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前端登记备案、中端自律规范运作、后端自律处罚”的全过程自律管理。此外,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私募失联制度、分类公示制度等,打击私募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努力优化行业生态,促进行业公平竞争,真正做到“扶优限劣”。自律管理工作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服务一批、扶持一批、规范一批、打击一批”。既要培育行业标杆,也要净化行业队伍。要积极推动FOF的发展。FOF有利于私募基金行业的专业化分工,优化行业的内部生态,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的FOF的调研工作,未来将通过对接各方资源,大力推动FOF发展。要疏通和扩展融资渠道和形式,积极代表行业与有关方面沟通,就银行、保险等机构的委外资金与私募基金的对接寻找合作的突破口。要不断丰富、优化和规范为私募基金提供基金募集、投资顾问、资产保管、份额登记、估值核算、信息技术系统等相关服务的服务机构,让私募基金专注主业、轻装上阵。
第三,积极整合行业资源,充分发挥行业的社会价值,真正体现社会担当。私募基金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藏龙卧虎”,当然搞不好也是“鱼龙混杂、一盘散沙”。我们要整合资源、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私募基金机构多、资源广的优势,引导私募基金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挖掘新的“蓝海”,体现行业价值和社会责任。私募基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从这个角度思考发展、找准定位,寻找突破口。比如,私募基金如何服务于中华老字号振兴事业,如何服务中草药种植和中医复兴事业,如何服务文化旅游事业等等,这些都是私募基金发展的“蓝海”,都是大有可为之处。协会正积极推动私募基金行业自发组建投资联盟,帮助行业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比如,由相关私募机构牵头,市场化运作,以“传承与创新”为宗旨的振兴中华老字号投资联盟正在筹备之中。
第四,用好三个“抓手”,探索创新行业管理服务新模式,切实推动行业发展。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自律管理工作也不能单打独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FOF机构动态掌握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日常经营状况,了解行业实情,发现行业需求。通过引入托管、外包、律所等中介机构,利用市场化信用制衡机制,发挥中介机构的力量,更好地规范私募机构行为。对于涉嫌违规的中介机构,我们将与中介机构的自律组织联合处理,督促中介机构履职尽责。此外,我们站在有利于行业发展的角度,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联合地方行业协会和其他兄弟协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为私募基金服务,共同推动解决行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
私募基金野蛮生长已是过去时,优胜劣汰、大浪淘沙正在呼啸而来,有责任、有眼界,有担当、有坚守,有核心竞争力、有较强资产管理能力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将会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将致力于推动整个私募基金行业的规范发展和健康成长,为行业的规范发展保驾护航!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见证私募基金行业2.0时代的腾飞与辉煌,共同创造私募基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键咨询